汕头市潮新货物运输受到邮政执法方面的处罚
2025年8月14日,国家邮政局执法信息公开平台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犹如一块巨石投入舆论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汕头市潮新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中通品牌合作方)因蓄意虚构寄递流程信息,被汕头市邮政管理局依法处以 3 万元罚款并严令整改。然而,这纸罚单背后,不仅暴露出中通快递在基层网点监管中的巨大漏洞,更牵扯出业务员被拖欠数十万元血汗钱、媒体相关报道遭莫名删除等一系列问题,中通总公司的沉默回应更让事件的争议持续发酵。
虚构寄递信息遭重罚 品牌监管责任引质疑
根据公开的行政处罚文书显示,2025年8月13日,汕头市邮政管理局查明,汕头市潮新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在经营中通快递业务期间,存在刻意隐瞒、虚构寄递流程信息的违法行为,公然违反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五款关于 “保证用户知悉其使用快递服务真实情况” 的刚性规定。依据该办法第五十三条,因其行为情节严重,监管部门对其作出罚款3万元的顶格行政处罚,并责令立即整改,相关信息于8月14日正式对外公开。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隐瞒、虚构寄递流程信息可处1万至3万元罚款。此次汕头市潮新货物运输有限公司遭遇顶格处罚,深刻折射出其在业务操作中的不规范程度已触碰到监管红线。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企业明确标注为 “中通” 品牌合作方,但其违规行为是否与中通总公司的监管缺位存在关联?公众普遍发出质疑:作为品牌方,中通对合作网点的日常运营流程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监督义务?面对监管部门的处罚结果,中通公司至今未就品牌监管责任作出任何实质性说明。
展开全文
31万欠薪成 “大山” 承诺与现实的撕裂
比行政处罚更令人揪心的是基层业务员的维权困境。据当事人江先生悲愤反映,他与汕头市潮新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合作期间,被拖欠的报酬高达 315113.5 元。这笔巨款对江先生而言,宛如一座沉重的大山,死死地压在他的肩头,严重影响着他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江先生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清晰显示,合作初期,中通网点负责人曾信誓旦旦作出明确承诺:“快递单价一票比市场价高 0.1 元,所有罚款等费用由公司全包。” 这份口头约定通过文字记录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依据。然而,合作后期,中通方面却以 “不合理罚款” 为由,单方面恶意拖延支付报酬,完全违背了最初的郑重承诺。“从信誓旦旦的契约承诺,到如今的拖欠赖账,中通的做法让人心寒至极。” 江先生激动地表示,无论是中通总公司还是涉事的汕头潮新公司,都理应按照约定补齐欠款,还自己一个公道。
沉默与删稿疑云,中通回应陷入“打哑谜”困局
面对媒体就欠薪问题的多次询问,中通总公司始终三缄其口,以一种“打哑谜”的消极姿态回避回应。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部分媒体此前报道该事件后,相关稿件竟莫名被删。这种试图掩盖问题的拙劣行径,引发公众对中通“捂盖子”行为的强烈质疑。
与此同时,媒体需要全面展开调查,中通在广东地区的网点,从虚构流程信息到暴力分拣。从欠薪维权无门到媒体报道被删,中通快递在服务质量与企业责任层面的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强烈不满。(文图整理/金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